技術創(chuàng)新是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源動力,如今,一些包裝印刷企業(yè)正在通過多種途徑在技術創(chuàng)新的道路上進行著有益的嘗試,在此,讓我們感受一下這家印刷企業(yè)的創(chuàng)新氣息。
勒口書包封工藝改進
目前,國內圖書市場上的勒口書籍中,有一種勒口是經(jīng)過兩次熱熔膠包封工藝處理的。其一般工藝流程是,先采用250g/m2左右的卡紙包封后切門刀,然后再包需勒口的封面。采用這種包封工藝制作的勒口書,主要缺陷是膠層過厚,且易圓背,如果采用黃膠更為明顯,而采用透明膠,成本又過高。
該工藝是在膠訂機上先后經(jīng)過兩次包封,其中間必然會存在間隔層,兩端的空洞率高達30%,黏結不牢固。因為在進行第二次包封時,*層膠同樣會受熱熔化,加之封面較厚,包封過程中書背受到擠壓后又受到封面的拉伸,*層膠體易產(chǎn)生空洞現(xiàn)象。針對此情況,可在醋酸乙酯水乳膠中加入噴粉或滑石粉,調和后填補切口空洞,但書背中間的空洞卻,只能順其自然。且此方法只能暫時起到美化作用,產(chǎn)品庫存時間略長,兩層膠體仍會自然脫離,形成空洞。
針對此問題我廠對該工藝進行了一些改進。具體改進方法如下。
1.改進工藝設計
如現(xiàn)在市場中出售的許多勒口書采用了活絡套封面,即先將封面按要求壓痕,再套在切好門刀的書芯上,勒好口,然后再切兩側刀。這種工藝設計即可改善勒口書籍質量。
2.改進包封工藝
包完卡紙后,切好門刀。第二次包封采用與平訂勒口書一樣的方法,并將所用熱熔膠改為聚乙烯醇。在手工包封的刷膠過程中,為保證封面的側膠寬度,應根據(jù)書背厚度堆碼刷膠,書本過薄的應錯開1mm,使側膠口寬度控制在3-7mm,并且要求收膠干凈,防止野膠。由于封面采用先壓痕后包封的方法,書芯放置位置比較容易控制,書背字也易居中。zui后在燙背機上進行燙背,利用燙背機的恒溫器,使溫度保持在75℃左右,因為熱熔膠在80℃時即可熔化,在燙背過程中,即使*次熱熔膠包封時出現(xiàn)少量小空洞,在燙背時也可將其全部燙平,這樣不僅省去兩端填補的麻煩,而且也節(jié)約了第二次膠訂的成本。
在此操作中,要注意燙背時間和溫度,時間不能過長,溫度也不可過高,應根據(jù)實際效果進行調節(jié)。燙背的時間應以聚乙烯醇已干,且封面不打皺,膠口未變寬為宜。此外,燙背操作時應用手將封面的勒口朝一個方向壓倒,壓板下壓時,勒口部分要平整,且勒口時按壓線勒,這樣質量會好一些。
如果只是制作直接上封面的勒口書(不粘卡紙),對于那些沒有第二次落書平臺的膠訂機來說,應采用先打捆刷膠,再分本切門刀的工藝,然后直接上機進行膠訂。
完成該工藝時應注意幾點:書帖要打捆刷膠,書背不齊的誤差應小于0.5mm,避免書本斜背。對易散帖的書芯如銅版紙書芯,除刷背膠外,對另一個齊邊也間隔刷膠,刷到一半的書寬。對于少量散帖書芯,分本后堆碼時應及時清出,重新打捆刷膠,并注意切門刀時按要求留出銑背余量。若勒口部位未壓痕線,可用燙背機壓一下再勒口。另外,為了切門刀,需要先用過版紙包封,切門刀后再撕下。
由此會造成書背顏色雜亂,所以在進行正式包封前要進行二次銑背。這就要求*次上膠要盡量薄一些,否則*層膠銑不干凈,第二次上背膠的效果就不能保證,可能出現(xiàn)書背打皺現(xiàn)象。而且銑刀磨損程度加大(銑背刀86元/把),材料成本增加(按0.2千克/令用膠量計算,1萬冊書大約浪費700元膠黏劑費用)。因此,合理改進包封工藝不僅提高了膠訂生產(chǎn)線效率,也有效節(jié)約了成本。
燙背機再利用
過去,一般專業(yè)書刊裝訂廠都有不少于兩臺燙背機,鐵絲平訂工藝淘汰后,很多廠家將多余的燙背機當廢鐵處理了。我們在不用的燙背機中,選用了一臺性能較差的,將其上與燙背功能相關的其他部件全部拆除,只留下機架座和前臺板,然后修復電爐溫度控制,利用燙背機上原來的加熱燙板,使熱熔膠熔化后粘在封二或封三上。
無線膠訂聯(lián)動線在生產(chǎn)過程中停機一次,一般都有前三、后四本書的封面出現(xiàn)上膠故障,加上膠的老化物有時堵塞上膠輪,出現(xiàn)大量側膠粘不牢的書。這時,可用電熨斗對少量書本進行修復,若故障書數(shù)量大則工作難度加大。如果用燙背機的加熱面板對側膠部位加熱,則一次可同時修復多本側膠粘貼不牢的書。操作中應注意燙書時間和溫度,利用燙背機中的恒溫器,將溫度控制在75℃左右,因為熱熔膠在80℃時即可熔化,在燙背過程中應防止長時間加熱后熱熔膠熔化進入書芯,使側膠膠口變寬。
過去對少量背膠、側膠黏結不牢的書是采用換封面的方式,而現(xiàn)在只要將其放在燙背機的燙板上短時間內即可燙好,不需要再換封面,可有效節(jié)約成本。如果在高速膠訂聯(lián)動線生產(chǎn)中出現(xiàn)上述故障,需要修復的書會更多,燙背機的利用價值會更顯著。